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知识

【高三政治】 2016-03-20本文已影响

  在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阶段,考生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知识: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需求定理)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需求量(“量”字不能少)减少。

  “买涨不买跌”违背需求定理吗?不违背,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这种现象受消费心理影响。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2)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①互为替代品: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正向变化)

  ②互补商品: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反向变化)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

  说明: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

  结论:不管是“影响价格的因素”还是“价格变动的影响”,归根到底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遵循价值规律,时刻关注价格的变化,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知识:消费心理和行为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很多因素:价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操作是否简单,等等。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知识: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当然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倡消费要适度。既反对超前消费,又反对抑制消费;

  注:所谓超前消费,是指超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或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理性消费有哪三个要求?

  ①避免跟风②避免情绪化消费③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1)原因: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2)含义: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3)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4)具体要求:“5R”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为什么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注意:

  1、适度消费包括既不要超前消费也不要滞后消费。

  2、贷款消费不一定是超前消费,也可能是适度消费。

  3、鼓励消费(刺激消费)是在通货紧缩的时候采用的政策,与“艰苦奋斗”的消费观不矛盾。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错不了学习网 版权所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