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说课

【高二地理】 2016-03-20本文已影响

  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二地理必修三说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必修三说课(一)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今天地理科目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根据新课程理念,我说课的内容分四个部分:

  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法学法,四、说教学流程。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为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该单元主题是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而要进行区域综合开发首先要了解区域,其次进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来看,第一节的学习也遵循这样一个模式,先要了解长江流域地理环境状况,再进行区域的开发与治理,学习本节课可以使学生获得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同时为学习下两节提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2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鉴于新课程要求的学习和理解,我把本节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的优势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掌握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开发重点既不同河段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案例,初步认识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重点: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难点:通过分析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整治,初步掌握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4 课时安排:2课时

  二、说学情

  本节课主要面向高二学生,这些同学经过了高一一年的学习,学习能力和方法已经基本形成,从知识的角度以分别学完了必修一自然地理和必修二人文地理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综合分析能力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还比较欠缺,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加以培养。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教师过渡:这是我在本节教学设计时采用的教法选择及其依据,课堂教学中“教”是一个方面,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2 说学法指导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

  (2)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总之,通过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三维目标,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教师过渡:那么怎么把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具体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呢?接下去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由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几个环节构成。

  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是提出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求异思维,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主要通过播放视频,导入正题。通过播放当前比较走红的农民歌唱家大衣哥朱之文的个人演唱---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大家思考歌曲中所唱的长江其流域概况是怎样的,自然过渡到本节新课的学习上。

  教师归纳刚才同学们的介绍,引出流域的概念。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我考虑到如果只涉及长江流域的知识相对较简单并且长江流域的知识本身并不是重点,那么就应该在学习长江流域时适当补充拓展相关知识并最终形成分析区域概况的一般方法,我的思路是“挖掘一个案例,补充一个案例”。挖掘一个案例是指以长江流域为主线,在学习过程中补充一下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相关知识以及水能开发的条件、发展航运的条件;补充一个案例是指补充田纳西河流域的概况及综合整治情况,补充案例是为了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通过学习长江流域规划开发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来探究田纳西河流的规划开发,从而达到突破难点,巩固知识的目的。

  新课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对学生总结情况进行点评、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回归到课堂学习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自己检查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最后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适量课下作业,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总之,在整个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以灵活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感性认识出发,拓展思维,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获得理性知识。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高二地理必修三说课(二)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今天地理科目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几个环节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为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人类的农业活动和农业发展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点,以“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学习课题,是地理学实用价值的最佳体现。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近几年来,东北地区农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因此,东北地区是最符合课标要求的一个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节教材不是全面分析东北地区在自然、经济和人文方面的地理特征,而是注重抓住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主要问题来加以分析论述,抓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思想,目的是为了讲述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本节课依然是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在巩固第三章及上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也为下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提供了思路。

  2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鉴于新课程要求的学习和理解,我把本节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根据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呵呵资源优势,分析其农业生产结构及农业生产布局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地北地区地形、气候等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重点: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及其利用保护 东北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难点:农业区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 课时安排:2课时

  二、说学情

  本节课主要面向高二学生,这些同学经过了高一一年的学习,学习能力和方法已经基本形成,从知识的角度以分别学完了必修一自然地理和必修二人文地理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综合分析能力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还比较欠缺,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加以培养。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教师过渡:这是我在本节教学设计时采用的教法选择及其依据,课堂教学中“教”是一个方面,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2 说学法指导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

  (2)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总之,通过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三维目标,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教师过渡:那么怎么把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具体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呢?接下去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由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几个环节构成。

  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是提出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求异思维,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正题。通过播放歌曲《我的家在东北》和相关的景观图片,让学生感性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激发起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自然过渡到本节新课的学习上。

  对于本节第一目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由于学生在初中和高一都有所接触,所以这部分的教学我打算采用师生互动对话的方式进行。在自由发言的基础上,由我和学生共同归纳出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讲授“土地资源及其开发”这部分内容时,我以直观演示法和小组合作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东北地区耕地面积统计表、“东北地区主要土地类型分布图”和“肥沃的黑土”录像片及北大荒和北大仓的图片等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根据上述资料,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分小组讨论,组内总结,达成共识,选代表发言,归纳出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对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相关知识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有所了解。这部分以学生自学P92-94图文资料为主,根据材料和生活实际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讲授“东北地区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根据标题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各组搜集资料寻找各自负责领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讨论结束后,由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我根据三组学生的讨论结果,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领悟。采用这种分组讨论的方式,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知识的掌握。

  新课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对学生总结情况进行点评、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回归到课堂学习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自己检查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最后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适量课下作业,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总之,在整个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以灵活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感性认识出发,拓展思维,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获得理性知识。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错不了学习网 版权所有

回到顶部